2018年度总结:独立思考者的自我探索之路

写在前面:

今天是2018-12-31,上完今天的夜班,我下意识地在电脑前浏览了几位网友的博客,发现,那些经常更新文章的作者,不出意料地在最近一个星期陆陆续续更新了类似于“过去一年年度总结和未来展望”的文章。我就知道,这些能真正坚持下来的作者,也一定不会错过今天。

一觉睡到下午,醒来,发现我的网站后台多了4条留言,这让我欣慰有加,想来大家一定是觉得今天访问别人的网站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博客——越来越被边缘化的一种媒体,在我看来,不会消失,其完全的自我掌控的权限,依然吸引着大批独立作者前赴后继。

我的网站,更新文章的频率极低,大概一月一篇。而在2018年最后一天却有网友来光顾,想必我真的有必要把这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年度总结发布出来了。

这将是一篇长文,它整理了我在过去近一年时间内工作与学习的历程,也是对过去一年生活的自我总结,它包含了我的个人认知突破。其间,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停止更新文章了,其实我是在寻找一个机会,将我在这些文章中学到的东西形成个人知识体系并加以整理,写成一篇长文。如果写成单篇文章会割裂思维链,也不利于我思考的连续性。

一句话概括我的2018年:个人意识的觉醒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头脑的逐渐建立
  2. 摒弃无用功,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未来收益,同时也发现自己部分行为是战略懒惰的体现
  3. 不被环境因素诱导个人决策
  4. 认识到深度思考能力的重要性,这也是人与人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
  5. 任何一个伟大的想法都需要付诸实践
  6. 开始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关注养身和护肤
  7. 如果在一个环境中努力了却没有进步,那一定是环境出了问题,要考虑换一个新环境;如果用一种思维习惯去思考问题而无果,一定是思维方式被囚禁了,要考虑多摄入新的认知血液
  8. 有时候,最大的欺骗不是来自某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社会的价值导向不一定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子,而恰恰真正看穿欺骗的那群人不会轻易发声
  9. 你永远都不是一个人在迷茫,但你永远都是一个人在战斗
  10. 对工具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荀子·劝学》里有一句话“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算是我在进行众多实践之后形成的对这句话的最新理解。一个人,能将身边的一切工具为我所用,最后达成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
  11. 打造自己的读书与认知体系,认知能力的提升依赖于你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所摄入的知识网络
  12. 对时间的投资必须讲究回报,学习到的东西要总结成文,学会用“产品思维”,将自己所学,打磨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审视自己,发现自己,改变自己。一直以来,对自己做事的风格由习惯变成自然。

极简与克制,是我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这种特点,深入我的骨髓。从我的网站界面和行文风格可窥一二。

一个事件的众多迹象会分散在很多看似没有任何关联的细节中,而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各种“巧合“与“不可能只是我们看得不够深入,不能理解其中的内涵关联,而等到真正能看清脉络时,为时已晚。(读《第五项修炼》的感悟)

对社会的理解:

社会中并不需要太多聪明人,只要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头脑,剩下的人就只需要乖乖的生活。当今,有一个词很流行“阶级固化”,从大的方面来讲,“国家”就是一个工具,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正常生活中,普通群众只需要能安居乐业,不出乱子,就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和谐社会”是“国家”的追求。如果人人都变得聪明,势必会对当前的那些少部分人的利益造成冲击。而规则是什么?就是少部分人能看清,并加以利用操控其他人的工具。(读《乌合之众》的感悟)

普通大众的生活是被少数人操控着的。从少数游戏开发者到成千上万的游戏玩家,从少数短视频平台的研发者到刷短视频作为消遣的普通人,从利用算法推送的商家到被刺激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从少数网络课程的研发者到购买课程的学习者……可以看到,每一种现象背后,必定存在一种与之适应的依存关系。

学到一个新名词: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由一位企业战略顾问提出,主要说明了一个人的时间使用是以怎样的单位计算的与他成功的关联性,时间颗粒度越小的人,能完成更多任务,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其实,这个名词,个人理解,就是对时间利用状况的一个精简概括。曾有句话说,以秒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分钟计算时间的人,多59倍。(也可参考《奇特的一生》书中所说的 “时间下脚料”),道理跟这个“时间颗粒度”相似。可见,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他们都终将形成自己的理解认知,产生对同一事物的独特看法。

做事情要讲究投入的回报率

如果认认真真做一件事情,却不知道自己做这件事能带给你什么,那么仅毅力是无法完成的。做任何事情都要能预见其价值,否则就是无效努力。

看到一句话: 一个完全规律生活、事事精确控制的人,和一个不懂珍惜时间、生活彻底失控的人,在我看来,本质都是一样的。对此,我深有同感。

自媒体价值的稳定性是其长久生存的关键因素

这个观点还得从我建立这个个人网站的经历开始说起。

这个网站还有一个星期就四周年了。起初,我对其定位就是记录生活,没有任何功利心,至今也是。[链接]。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一个高质量的博客是刘未鹏的。那是大二上学期,我的电工学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中给我们分享了刘未鹏的一篇文章《暗时间》,课堂上我就立马拿起手机,搜索到他的网站。这篇文章对我影响深远,它甚至直接影响到我后来思考与行事的方式。

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将自己的网站内容精选编排出书,评分和销量数据可观。他的博客至始至终透露出一种极其冷静而理性的思考。刚读他的文章真的很累,同读教材一样,很枯燥乏味。而且文中罗列出一大堆他读过的英文书籍或英文(博客)网站(对一个英文盲来说,这对我是极大地打击,这也为我今后下定决心学好英文埋下种子【链接】),我意识到这绝不是一般的流水账博客。读完其中一篇文章我只能说:文章的每一个汉字我都认识,至于在讲什么,就不关我什么事儿了。看到下面的评论说他的文章逻辑思维极强,我意识到,这正是我所缺乏的。于是,我顺着他的文章,去主动阅读了很多同类型的中文书籍。在之后的生活中刻意练习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此我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光明的大门——它的确让我的生活比以前简洁清晰明了了很多。

另一个需要提及的人是——战隼,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他的另一个网站了解详情。从他的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时间居然能有那么充裕,在有限的时间里竟然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他的“每天读一本书”计划坚持了一年,整整365天,大多数书籍都做了读书笔记或思维导图,结果有目共睹,到今天这些文章都还有很多读者在浏览。最近两年他的网站内容更新很少了,转战至微信公众号,更新频繁,受众广泛。可能是考虑到大家的社交软件使用习惯吧,毕竟大势所趋,微信公众号才是目前的主流自媒体平台。不过,平台不是最重要的,内容为王,书也是作者挑选的内容较适合大众的类型。这也是他的公众号多次晋级个人提升与管理类公众号前列的关键因素。

上述两个自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内容“干货”居多,且是原创,既有优秀读物的观点,又参入自己的思考结果,经过加工的内容即使存在多年后,依然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操作性,也就是说,这些自媒体价值的稳定性很高,半衰期长。它们很少和当前的时事热点扯上关系,不蹭热点,独立于新闻热点而存在。这样的内容,即使过去多年,读来也没有违和感,热点终将凉下来,而具有价值独立性的自媒体才能长久生存。

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很多自媒体会用时下流行的表情包,流行用语,“梗”,甚至行文结构都具有特征鲜明的模板框架,一看标题就不会点进去看的文章内容,一看标题就会凭直觉预感这是一篇软文。(现在的我也练就了一个本领:凭直觉迅速判断出一篇文章是干货还是软文了,准确率超过90%,所以现在我也几乎不看微信公众号了)

然而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热门公众号,相反这种标题观点鲜明,内容结构极其相似,故事情节相当暖心,励志的文字也特受大众喜爱。“我有一个朋友/同学……”“前公司同事/老板……”你们没有写过中小学作文吗?不知道这些都是可以考场即兴编造的吗?然而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读来够爽就行。快餐式文化消费,给人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自我提升的假象。你宁愿去读一百篇别人的二手三手知识产出,也不会去读一本经典作品。低价值密度的文字信息让我们逐渐失去耐心去享受孤独的盛宴。

做一个独立思考者

  • 认清局势,识别出那些道德陷阱,跳出别人为你设置的圈套。我平时喜欢在网络上浏览各种文章帖子,时间久了发现很多内容早已毫无新意,因为观点相似,大同小异(诚实地说,当你看到我写的这些文字时,也会有这种感觉)。而这些观点提出者往往所占比例极小,只是因为他的观点比较特别,具有创新性,所以具有很强的传播性,久而久之,也就被大家认可并沿用至今了(具体可参考“关键意见领袖”一词的诞生)。难道人类真的已经穷尽了对真理的探索?不过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一个优秀的观点提出来后,就会有很多人去亲身实践,发现该观点具有可行性,之后这个观点往往可以存活很久,以至于会被无数人引用。为更多的人提供方便,让观点服务于人(联想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而这正是我们思考的价值吧,人们对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又会自发地激励其作出这种具有公益性质的行为。
  • 每个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做与自己价值相匹配的事情,有时候你的委曲求全在某一工作岗位不会赢得别人的同情,因为你实际上占据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也许你可以找到更好的人生定位,而不是霸占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对你来说,可有可无。即你应该让出这个位置。
  • 懒惰不是我们的本意,只是因为它符合“熵增原理”,使人体消耗最低的能量维持现状,懒惰不需要自律,不需要刻意的行动使之受到约束。我们不能管理懒惰,但可以用“做有意义的事情的方式”后产生的快感来对抗懒惰本身。大脑喜欢安逸的状态,同时也喜欢新鲜的刺激产生快乐的多巴胺。
  • 好奇心是使你上瘾的前提,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信号,好好抓住它,去了解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然后去贪婪地研读这个领域的代表作品,读上几十本,你就一定对该领域有自己深刻的认识。
  • 学会组织结构,e.g.大学课程的系统性学习是快速提升的关键,而碎片化学习只是在浪费时间,或者说是那些信息提供者在操纵资源,他们拥有完整的系统性的资源,但他们将其打破与分割,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消化后的心得整理成新的知识,发表出来,供你阅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人有种吃了稀饭的感觉——当时肚子胀得饱饱的,给人一种吸取了很多知识的错觉,而实际上却不经饿,不管饱。
  • 资源操纵者:利用人意识的盲目随从和低智商的惯性行为。我的建议是:每个人都应该优先阅读大牛人物读过的书目,而不是大牛人物自己写下的文章。沿着他们的路径你可以走出自己的路,写下自己的感悟,然后将自己的感悟和他们写出来的作对比,你就可以看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以及看待问题角度上差异。
  • 行动力作为保证:优秀的职场人都是清单达人,善于将任务划分在轻重缓急的四个象限,然后有条不紊地执行。(这里,我推荐一款软件—— 滴答清单,不得不说,它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从容不迫。)

除科学家和艺术家外(他们首先也需要阅读大量文献和基础知识,但最终能取得结果靠的是大脑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优秀的人兜售的不是知识,而是垄断了对知识的系统性整理和有机编排组合的能力。因为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除非是技术封锁,几乎任何你想要的知识都能通过互联网搜索到,这些知识与那些大牛搜索到的结果没有任何区别。他们之所以能获得我们达不到的成就,这种能力必不可少。但仅仅因为这个,还不足以达到理想效果。他们也需要机会,需要“风口”,需要对社会大局的判别能力。就像冲浪者时刻要关注冲浪板下的潮流,时刻做出调整,才能轻松驾驭。而这种轻松,正是“借力”于时代发展浪潮,时刻调整自己的方向,所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顺应潮流发展能让自己的努力呈现放大效应。回想一下你大学选的专业,毕业后周围的人从事着不同行业,同学间发展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但还好,不是每个人都时时刻刻都很努力勤奋的那种人,那些没有判断好局势的人可以快马加鞭,勤能补拙,达到同样的结果,只是过程更痛苦一点。

把自己当企业一样去经营

  • 身体素质是硬件设施
  • 培养个人文化修养是企业文化建设
  • 道德品质是信用名片
  • 财务金融知识是公司会计财务
  • 开放包容是企业的大局观
  • 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是企业永远保持活力的源泉
  • 活得开心是企业的工作氛围
  • 能积极影响他人是企业软实力的象征
  • 忧患意识是企业长期安全稳定运转的保障

多做带有“时间复利”特性的工作

理财中可以产生金融复利,其实时间也可以产生复利。比如利用“产品化”思维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件详细而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产品,或者将自己的知识以一种可以广泛流动传播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收益,也就产生了“时间复利”,时间复利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其可广泛传播性。如一张音乐专辑,一本书籍,一套网路课程……这些东西只花了你有限的时间,却可以永久保存,它可以产生“时间复利”,为你带来利润,产生被动收益,即躺着也能赚钱,也称为“睡后收益”,甚至可以让你实现财务自由。

心存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更新简历的能力:

虽已工作近两年了,但却始终没有找到工作后的安全感,即使每月拿了工资,依然不敢大胆花钱。一种隐匿在心底的不安随时笼罩在心头,而当前的经济形势让我(也许别人也一样)不敢轻举妄动。不只一次两次看到新闻说哪一家互联网公司年底又裁员几万,心里也并不感到震惊,可能在经济低靡时期大家的境况大同小异,只是严重程度不同罢了。

但是,并不能因为大环境的消极而停止个人能力的提升,困难时期大家都是一样艰难前行,而等到光明来临,就能立马看出谁是瞎子,而又是谁最具有洞见能力。

一个群体越发达,其社会分工越细,效率越高,这对整体而言,是积极而有利的。但,这种趋势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矛盾的。一个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必然会在其中做出权衡取舍,做出一种最合适自己发展的规划。(读《国富论》的感悟)

现在的工作不像以前那样,一份工作干到年老退休,除非自己喜欢,没人愿意这样。在看似平静的工作中依然保持好奇心去专研,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主动关注同行或跨界的最新发展动态。让自己时刻处在一种学习的过程中,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能够顺利平稳过渡,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写在最后:

直到文章发布的最后时刻,我依然在修改这篇文章,自己回头读了一遍,发现部分观点过于偏激(可能与我的年轻气盛或年少无知有关),但我也不打算修改,毕竟这种观点恰恰代表了我在一个特定时期的理解和思考,没有完美的观点,也没有完美的作者。只求自己在新的一年,继续保持现在的状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勤于思考,归于行动,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做一个有趣(没羞没臊不要脸)的人。

附:

我的网站三岁啦!

我的网站两岁啦!

我的网站周岁啦!


上一篇:

下一篇:


随便看看:

评论 (12)
  1. 沙发
    李毅 2019-01-08 03:15

    学习了,博主,总结写的真好

  2. 板凳
    夜枫 2019-01-01 08:21

    这是我见过质量最高的总结,工作总结都没这么深刻,我表示汗颜。

    • 石晨 2019-01-03 08:59
      @夜枫 哈哈,这是我见过最高的夸奖,谢谢鼓励。其实我们单位也要写个人年度总结,还得重新写一篇,想想就脑壳疼。
  3. 地板
    Pnnk 2019-01-01 07:04

    这样的文字现在只有在极少数博客中才能如此亲近的读的到了。我决定去好好读读刘未鹏的博客。

    • 石晨 2019-01-03 09:00
      @Pnnk 是的,他的博客我感觉写得挺好,常读常新。
  4. 4 楼
    老虎 2019-01-01 02:29

    思考深刻,写得到位,这样的年度总结值得一读。

    • 石晨 2019-01-01 06:51
      @老虎 哈哈,谢谢夸奖。写了好久,才写出这么一些来,算是给自己过去的一年一个交代。你的网站改得很好看啊。
  5. 5 楼
    轨迹 2018-12-31 15:16

    欢迎回来,虽然文章更新较少,字字珠玑。

    • 石晨 2018-12-31 17:34
      @轨迹 谢谢夸奖,新年快乐。
  6. 6 楼
    姜辰 2018-12-31 12:29

    看起来我果然是第一个来的。

    似乎每年年底,各个博主都是写总结的时候,讲真,每年2月10日是我博客的周年,我觉得我应该不用写的。23333

    另外你推荐的这两个博客我都溜达去看了,着实不错。

    最后,你这个挺干货啊~2333

    • 石晨 2018-12-31 13:28
      @姜辰 我的网站生日就在元旦后一个星期,就干脆一道把年中总结写了,印象中你的网站比我大一岁,也算个老博客了,你应该会长久写下去吧。我平时也常逛你那儿去,到底是专业的,文字感人。我也是挤牙膏般更新着,前前后后写了个把月,算是和2018年做个了结。